病理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發(fā)布時間:2022-07-04 信息來源: 【字體:

提到病理二字,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是干嘛的,不過只要一解釋說是做切片,別人就會恍然大悟:“噢~原來是切片,做化驗哦!”好吧,雖然病理切片和化驗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但由此可見病理檢查還是很大眾化的。只是病理檢查也因為自身的權威性,常常有些不為人知的方面容易被人誤解,尤其是被臨床醫(yī)生誤解,一起看看是哪些方面吧。

誤解一:只要做病理就能確診

多數疾病經過病理檢查都可以明確診斷,但也有部分病例即便做了多次病檢,仍不能確診。常見原因有:
      1.送檢組織太少,特別是有診斷價值的組織太少。這種情況多見于內鏡和穿刺的小標本。病理醫(yī)生面對這種情況,病理診斷只能報懷疑惡性腫瘤或建議重取活檢。這時需要臨床醫(yī)生的理解,或結合臨床及影像學資料綜合判斷。
      2.臨床沒有取到能夠代表病變性質的組織。例如內鏡取到潰瘍的壞死區(qū)域,病理切片沒有看到有效的細胞。

誤解二:病理診斷是絕對的金標準

病理診斷之所以被稱為“金標準”,是因為再沒有其他檢查來修正它,是相對于其他輔助檢查而言,但并不能絕對化。具體而言,有如下原因:
      1.金標準有時效性,是在不斷修訂中完善的。病理診斷的標準是后人根據前人的診斷經驗和疾病的特性總結歸納形成的,并一直都在修正、完善。
      2.病理專業(yè)是經驗學科,病理醫(yī)師的主觀性很強,尤其是在度的把握上。例如一個少見的腫瘤病例,在不同的醫(yī)院可能得出不同的診斷結果。

誤解三:不用提供臨床信息,只送標本,病理科就能正確診斷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一病人軟組織內腫瘤,鏡下可見脂肪組織中散在多量脂肪母細胞,不能除外脂肪瘤樣脂肪肉瘤。臨床醫(yī)生未提供病人年齡。詢問后得知病人才3歲,這樣病理診斷就應該為多形脂肪母細胞瘤(良性),而不是脂肪肉瘤,因為在這個年齡段,脂肪肉瘤從未見報道。
      可見,臨床醫(yī)生應認真填寫病理申請單,并盡可能多的提供相關病史,這對病理醫(yī)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誤解四:水平差才會難以區(qū)分良惡性

“送檢組織不少,良性惡性都搞不清,病理醫(yī)生水平真差!”有些臨床醫(yī)生會有這樣的想法。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撇±戆l(fā)展太快,腫瘤分類越來越細,而顯微鏡下病變千變萬化,包括一些交界性病變和不典型病例越來越難把握,有時度的把握真的很難。另外病理診斷報告承擔的責任重大,良性還是惡性看似有天壤之別,但有時在顯微鏡下還真的很難鑒別。因此,需要臨床醫(yī)生的理解并加強與病理醫(yī)生的溝通和交流。

目前,病理科的建設是遠滯后于臨床的,專科病理建設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撰稿:病理科  劉燕    二審:龍霞    終審:孫立紅) 


分享到:


版權所有:常德市婦幼保健院   網站備案:湘ICP備20012149號-1

主辦單位:常德市婦幼保健院    技術支持:常德市數據局(常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

醫(yī)院地址: 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1058號    聯系我們:0736-7717360

湘公網安備 43070202000632號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色吧影院,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